註冊泰國公司最常見的5個錯誤,你踩了嗎?

泰國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穩定的營商環境和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中國投資者。然而,註冊泰國公司的過程中存在諸多誤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法律風險或經濟損失。本文結合最新政策與實踐經驗,總結中國投資者最易踩中的5大註冊錯誤,助你避坑前行。

錯誤一:誤以為必須由泰資控股51%以上

真相:這一規定僅適用於《外商經營法》中列明的限制性行業(如媒體、農業等)。對於製造業、BOI認證企業或取得FBL許可證的公司,外資可控股甚至獨資經營。

風險:若錯誤分配股權比例,可能導致公司被認定為非法經營,面臨罰款或業務終止風險。

錯誤二:股東人數要求過時

真相:2023年泰國《公司法》修訂後,公司最低股東人數已從3名降至2名。部分情況下(如全外資BOI企業),甚至允許單一股東控股,極大提升了靈活性。

注意:若仍按舊法規操作,可能因股東人數不足導致註冊失敗。

錯誤三:董事必須為泰國籍

真相:泰國法律僅對特殊行業(如旅行社、招募代理)的董事國籍設限。普通行業可由外籍人士擔任董事,但需辦理工作簽證及許可證。

風險:若未合規申請工作許可,董事個人及企業均可能被處罰,甚至影響簽證續簽。

錯誤四:非法股權代持

真相:部分投資者為規避外資限制,委託泰國人代持股權。此行為屬於嚴重違法,一經查實可能面臨高額罰款或刑事責任。

替代方案:通過申請BOI資質或選擇非限制性行業,合法實現外資控股。

錯誤五:未辦理中國境外投資備案

真相:中國個人或企業投資泰國公司前,需向中國商務部提交境外投資備案(ODI)。未備案可能導致資金無法合法出境,或利潤無法匯回國內。

流程:備案需提供投資主體資質、項目可行性報告等材料,建議委託專業機構代辦。

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深入研究行業政策:明確目標行業是否屬於外資限制範圍。

合規股權架構設計:結合BOI、FBL等資質,選擇最優控股模式。

全程專業支持:委託熟悉中泰法律的代理機構,確保註冊、稅務、簽證等環節合規。

結語

泰國公司註冊看似複雜,但只要避開上述誤區,便能高效完成落地。建議投資者在決策前充分調研,或諮詢際連集團等專業服務機構,以降低風險、把握東南亞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