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動車出海之路能走向何方?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經過20多年來的不斷突破與快速成長,從1995年我國第1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到2022年2月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走過了27年;而從1000萬輛到2000萬輛,只花了一年半時間。

2023年以來,汽車行業一直“硝煙瀰漫”、內卷不斷,在搶占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不少新能源車企瞄準了海外,把“加速出海”視作重要戰略布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491萬輛,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量第一的國家,其中,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一共出口120.3萬輛,成為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

2024年第一季度,汽車出口量為132.4萬輛,同比增長33.2%。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30.7萬輛,同比增長23.8%。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崛起的主力軍。

今天的新能源汽車出海能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早年間各大車企面對龐大的海外市場積極布局謀劃,可謂是各顯身手。長達十幾年來,各大車企像奇瑞、上汽、長城、比亞迪等汽車品牌早已在海外積累了深厚的基礎,從2021年以來,由於疫情及全球各國新能源的推動,國內各大車企基本都迎來了出口高增長。

為什麼中國出口銷量增速這麼快?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國內主流各大車企在海外的各種布局:

1、比亞迪

以中汽協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數據為例,中國汽車整車出口132.4萬輛,其中,包括純電和插混車在內的新能源車30.7萬輛,而比亞迪占比近三分之一,達到97899輛。

與銷量數據相對應的,是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的布局。早在年初,比亞迪已經開始在匈牙利和印度尼西亞建廠,是繼泰國、烏茲別克、巴西之後,比亞迪在海外將擁有五家工廠;4月30日,比亞迪與法國最大汽車經銷商Emil Frey France達成合作在當地建立銷售網路,在當地的經銷店增至80家。

除此之外,比亞迪還在非洲、南美洲、亞洲等市場積極布局。如在南美洲,比亞迪深耕巴西市場,在當地產品覆蓋新能源乘用車、電動大巴、電動卡車、電動叉車以及雲軌等。2023年7月,比亞迪宣布在卡馬薩里市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車足跡已經遍布88個國家和地區超400個城市,且連續獲得多國新能源汽車的月度銷量冠軍。

2、上汽

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上汽集團共向海外出口了120.8萬台新車,新能源車占比24%,上汽集團海外銷量占到了中國總出口量的近25%。

和多數中國品牌出海模式截然不同,上汽出海自成一派,上汽內部稱之為“體系化出海”。早在2014年,上汽就確定了全球戰略,出海十年,上汽建立起集研發、行銷、物流、零件、製造、金融、二手車等為一體的面向全球市場的汽車產業鏈,擁有矽谷、倫敦、特拉維夫3大研發創新中心,倫敦、慕尼黑、東京3大設計中心,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生產基地及KD工廠,100餘個零件生產研發基地、1800多個行銷服務網點、13個區域行銷中心以及4家物流分公司等。

上汽開通了東南亞、墨西哥、南美西、歐洲等多條自營國際航線,形成了澳新、美洲、中東、東協、南亞五個“五萬輛級”區域市場,在歐洲打造出了上汽首個海外“十萬輛級”市場。借助於上汽深耕海外多年搭建起來的體系化產業鏈,上汽新能源的出海之路可謂是一路順暢,2023年上汽MG4 EV 獲得歐洲緊湊型純電車銷量冠軍和中國新能源車型出口冠軍。

3、奇瑞

據奇瑞汽車相關數據,2023年奇瑞銷售汽車188.1萬輛,其中出口93.7萬輛,表現亮眼。

在這個新能源時代,奇瑞有點獨特,奇瑞出口的車型仍以燃油車為主。從車型角度看,奇瑞出口的車型以SUV為主,且銷量靠前的車型主要靠出口帶動,如瑞虎7、瑞虎5x、瑞虎3x等車型出口占比在75%以上,歐萌達作為主打海外的車型則是幾乎全部出口。

奇瑞汽車的海外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早期的出口布局。奇瑞從2001年開始向國外出口汽車,首先銷往中東地區。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間,奇瑞年出口銷量一直保持在10至15萬輛左右的水準,直到2021-2023年才出現重大的變化。

奇瑞早已開始在海外建立工廠,進行本地化生產,在海外共有10個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南美、中東和俄羅斯等地,並計劃向東南亞和歐洲擴展。奇瑞的出口仍主要集中在中亞、南美和中東等地區,都是新能源基礎設施仍不完善的地區,燃油車仍是當地絕對的消費主力。

也正是幾十年燃油動力總成的堅持投入、前瞻性的出海布局,以及恰當的出海落腳點選擇,綜合在一起,才支撐起如今奇瑞繁華似錦的出海格局。奇瑞新能源轉型進度暫時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據Marklines數據,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僅占集團總銷量7.2%。不過我們得承認,奇瑞在出海上所做國際化布局已經成為了它的護城河之一,在新能源車起勢之時,這些能力又會是奇瑞的強大武器。

4、長城汽車

據長城汽車官方數據,2023年1月-8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74.24萬輛新車,其中長城汽車海外累計銷售18.16萬輛,占長城汽車整體銷量近四分之一的份額。長城汽車海外銷售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近20%,核心新能源目標市場的總滲透率達了50%以上。

長城汽車是首批中國汽車出口企業之一。1997 年,長城皮卡出口中東,拉開了長城汽車出海的序幕。2005年,長城汽車開始發展海外KD組裝業務,哈弗品牌銷往義大利創造了中國品牌批次出口歐盟的紀錄;2014年,以長城汽車在歐亞市場圖拉工廠奠基為節點,後續快速在泰國投建羅勇工廠,巴西投建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

從叩開海外市場,到銷售業績不斷突破,再到重資產布局。長城汽車用26年的持續投資,在全球市場編織出一道密集且強韌的全球市場網路體系。目前,長城汽車擁有超過700家海外銷售管道,俄羅斯、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均有生產基地,長城旗下產品接連被賣到歐洲、澳洲、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和中東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5、吉利汽車

吉利汽車在2023年上半年出口銷量達到12.1萬輛,同比增長38%。吉利汽車的全球化布局是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吉利品牌已在中東、亞太、非洲、拉美、泛歐等多個區域布局,截至7月底,全球共開發銷售及服務網點490個。

同時,吉利汽車也通過建廠、合資等方式實現了產能輸出和市場拓展,在海外市場形成了穩定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作為吉利海外板塊的重要推手之一,2023年上半年,領克海外出運量為16,732輛車,其中96%為新能源車型(領克01 PHEV)。

而代表著吉利新能源的極氪汽車也在進軍歐洲市場,成立歐洲銷售公司,極氪在歐洲的首批線下直營門店,已於今年落地瑞典斯德哥爾摩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在中東市場,極氪與以色列聯合集團攜手建立經銷網路,預計第四季度開啟車型預售。

6、長安汽車

作為中國汽車出口的主力軍,長安汽車早在1991年就開始布局海外業務。如今,長安汽車已經走出了一條自身特色的全球化發展之路——構建起“六國十地”的全球研發,擁有16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中心,擁有來自全球30個國家,共計1.8萬餘人的工程技術團隊,研發實力在中國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連續14年名列行業第一。

進入2024年以來,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發揮出色。數據顯示,2024年前5個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加12.03%;其中自主品牌海外銷量17.39萬輛,同比增加80.81%。

作為長安汽車傾力打造的新能源品牌,長安啟源、深藍和阿維塔發展勢頭良好。今年1-5月,長安啟源交付5.78萬輛,實現7個月累計破萬輛;深藍汽車交付6.72萬輛,重磅車型G318迎來上市,5天訂單突破14126輛;阿維塔交付2.43萬輛。

而面對龐大的海外市場,長安汽車現正在籌備建設的全球區域總部將在2025年前力爭實現東協基地投產,其產品將輻射澳新、南非等市場;同時建設長安汽車歐洲總部,全面打通歐盟市場。

從上述數據及表現來看,這些車企共同的特點是:

一是在國際化方面有長期的規劃和布局;
二是有強大的自主創新技術研發能力,可根據不同的市場因地制宜地開發不同的產品;
三是在推廣產品的同時建立了製造、行銷、服務體系,以充分適應當地的市場及消費者需求。

如今,以上汽、奇瑞、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正加速“走出去”,助力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然而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的勢如破竹,關注的人應該都有聽聞,美國、歐盟先後祭出貿易保護手段,關稅壁壘、准入門檻,接連高築。

歐盟近期表示,歐盟委員會以過度補貼為由,將從2023年7月4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臨時關稅。其中,對抽樣的三家企業——比亞迪、吉利和上汽,將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其他包括一汽、長安、華晨寶馬、特斯拉、蔚來、小鵬等在內的13家企業將被徵收21%的加權平均關稅。,5月14日,美國剛剛宣布對中國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計算機晶片和醫療產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對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從25%提升至100%,動力電池關稅從7.5%提升至25%,電池零件關稅從7.5%提升至25%等。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出海”之路正在面臨著更大風浪,考驗著新能源企業國際化能力,決定它們能否由出口型企業轉變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跨國企業。由此可見,中國車企要進入歐盟市場,不能只是單純貿易出口,必須深耕當地市場,比如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目前,比亞迪、上汽名爵、長安汽車等中國車企正在積極推進歐盟當地投資建廠,其中比亞迪已將其在歐洲的首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落戶匈牙利塞格德市。

可以預見,歐盟關稅壁壘難阻中國電動汽車的出海步伐,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上“遍地開花”,從“產品出海”到“產業鏈出海”“技術出海”,中國品牌正向國際展示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