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開公司必坑指南:註冊資本≠實繳資本!

一、註冊資本≠實繳資本!泰國政策核心差異

在泰國註冊公司時,註冊資本(Registered Capital)與實繳資本(Paid-up Capital)是兩個極易混淆的概念,但二者直接決定企業合規性與成本壓力。根據泰國《外商經營法》及商業發展部(DBD)2025年最新規定:

1、註冊資本:法律要求的最低資本門檻,用於公司資質審核和股權比例分配。

  • 一般外資公司:不低於200萬泰銖。
  • BOI企業:最低100萬泰銖(不含土地與流動資金)。

2、實繳資本:實際注入公司的資金或資產,需按時間表完成繳付。

  • 分期規則:首3個月繳25%,第1年達50%,3年內100%實繳。
  • 超500萬泰銖:需一次性繳足(貨幣部分15天內,實物資產90天內)

二、2025年三大雷區!90%外企中招

雷區1:註冊資本虛高,實繳壓力倍增

錯誤操作:為快速通過審批,將註冊資本設為500萬泰銖以上,忽略實繳時限。

後果:

  • 超期未繳每日罰款0.05%。
  • 銀行帳戶因資金未到位被限制交易。

避坑建議:

  • BOI企業優先:享受註冊資本豁免,100萬泰銖即可註冊。
  • 非BOI企業建議註冊資本設為200萬-300萬泰銖,降低實繳壓力。

雷區2:混淆資本類型,資產轉移失效

錯誤操作:以實物資產(如設備、房產)注資,但未在90天內完成產權轉移。

後果:

  • 公司資質被撤銷,法人列入黑名單。
  • 實物資產無法計入成本抵扣,稅務風險激增。

避坑建議:

  • 注資前委託律師審核資產合法性,簽訂產權轉讓協議。
  • 優先選擇貨幣注資,簡化流程。

雷區3:忽略行業特殊要求,直接駁回

錯誤操作:從事《外商經營法》限制行業(如旅遊、建築),註冊資本未達300萬泰銖或頭三年開支25%。

後果:

  • 申請被DBD直接駁回,需重新提交並支付二次註冊費。
  • 延誤項目落地,損失市場機會。

避坑建議:

  • 提前查詢行業最低資本要求(參考DBD官網“外商投資行業清單”)。
  • 預留20%註冊資本作為合規緩衝金。

三、2025年合規策略:低成本+高靈活

策略1:巧用BOI優惠政策

優勢:

  • 註冊資本最低100萬泰銖,且可豁免實繳比例。
  • 企業所得稅“8免5減半”,進口設備關稅減免50%。

策略2:動態調整資本結構

增資技巧:

  • 初期按最低標準註冊,後期根據業務需求增資(如新亞電子泰國子公司從3億增至6.37億泰銖)。
  • 優先以利潤再投資替代新增注資,降低實繳壓力。

策略3:綁定本地資源

合資模式:與泰方合作,註冊資本由多方分擔(外資持股≤49%)。

風險對沖:約定泰方股東按股權比例承擔實繳責任。

四、緊急補救方案

若已踩雷,可採取以下措施:

申請註冊資本減資:向DBD提交減資申請,需全體股東同意並公示45天。

補繳滯納金:逾期部分按日0.05%補繳,爭取分期付款。